廢棄物燃料化產學聯盟
最新消息
最新訊息
活動公告
徵才資訊
科普新知
核心技術
聯盟團隊
會員服務
入會申請書
聯絡我們
Home
NEWS
最新消息
顯示分類
2025/07/17
科普新知
科普新知 Ep.12 碳盤查怎麼做?企業需要花多少成本?!
「ESG、碳中和、碳費、碳稅要來了!」「公司被客戶要求提供碳盤查報告,但到底是什麼?」這一集,我們就用最白話的方式告訴你:什麼是碳盤查?要怎麼做?企業需要花多少成本?
🌍 一、什麼是「碳盤查」?
碳盤查就是:記錄並計算一家公司、組織或產品在一段時間內,直接或間接產生了多少「溫室氣體排放」(最常見的是二氧化碳)。 用白話說:幫你的企業「量體重」,看你排了多少碳。 它的英文是 Carbon Footprint 或 GHG Inventory(溫室氣體盤查)
🧮 二、怎麼做?
用哪一種方法? 目前最常見的標準:
國際標準:
GHG Protocol(溫室氣體盤查黃金標準)
ISO 14064(國際標準化組織的碳盤查準則)
台灣政府版本:
溫室氣體盤查作業指引(環境部)
國內「碳盤查平台」工具
🧭 三、盤查什麼東西?要抓哪些數據? 碳盤查主要分成三大範疇(Scope):
範疇
說明
舉例
Scope 1
企業
自己產生
的碳排
燃燒天然氣、公司車、鍋爐
Scope 2
企業使用
外部能源間接排放
用的電產生的碳
Scope 3
供應鏈上下游的碳排
原物料生產、物流運輸、員工通勤、產品使用階段
📊 四、做一次碳盤查流程怎麼跑?
以一般企業來說:
1️⃣ 盤點組織邊界與作業活動(哪些廠區/部門要盤查)
2️⃣ 收集能源使用資料、購電紀錄、油耗紀錄等
3️⃣ 使用碳排係數換算(台電或環境部公告)
4️⃣ 彙整出每一項活動產生的碳排放量
5️⃣ 撰寫報告並送第三方驗證(如BSI、SGS)
6️⃣ 上傳至政府平台(如需報備、認證、碳權申請)
💸 五、企業要花多少錢? 視規模、類型與是否驗證而定:
公司規模
方式
預估成本(新台幣)
小型企業
自行盤查 + 政府工具
約 0~2 萬(人力成本為主)
中型製造業
委外顧問輔導(含報告撰寫)
約 5~15 萬
大型上市公司
含第三方查證(驗證)
20~50 萬甚至更高
多廠區/跨國企業
多區域盤查 + 系統化工具
可能破百萬
提醒:政府與法人機構有時會補助或提供免費工具,建議先查詢當地政府資源!
🎯 為什麼企業應該做碳盤查?
理由
原因
法規要求
未來台灣將實施
碳費制度
,必須先盤查
客戶要求
出口商、國際品牌要求供應商提供碳足跡報告
永續轉型
能夠識別高碳流程、找出節能減碳的機會
拿到碳權
若有低碳行動,有機會創造「碳權」收入
一句話總結:碳盤查是企業進入永續轉型的第一步,做得早、做得準,才能在淨零未來中占得先機。
出處與延伸資料:
環境部溫室氣體減量與管理資訊網
台灣碳盤查教學指引(國家標準 CNS 14064-1)
國際 GHG Protocol(https://ghgprotocol.org)
工研院永續中心
SGS、BSI碳盤查輔導資料
回列表頁